巴金(1904年11月25日—2005年10月17日),原名李尧棠,字芾甘,四川成都人,祖籍浙江嘉兴,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。以下是其个人资料的综合整理:
一、基本信息
出生与家庭:出生于四川成都封建官僚家庭,祖籍浙江嘉兴。
笔名由来:源自法国留学时结识的巴恩波(巴枯宁)及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《克鲁泡特金三部曲》。
身高与星座:身高约174厘米,属射手座。
二、教育背景
求学经历:1922年赴上海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(四川大学前身),后赴法国留学,师从巴恩波。
早期创作:1929年以“巴金”笔名发表《灭亡》等作品,引起广泛关注。
三、职业与成就
文学创作 - 代表作包括“激流三部曲”(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)、“爱情三部曲”(《雾》《雨》《电》)及《寒夜》等。
- 《家》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,与《红楼梦》并称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”。
社会活动与荣誉
- 1933年任《文学季刊》编委,1935年回国后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。
- 2003年11月获国务院“人民作家”称号,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,享年101岁。
翻译与编辑
- 翻译《火》《寒夜》等外国作品,介绍西方文学思想。
- 主持编辑《巴金全集》(26卷),对中国现代文学普及贡献显著。
四、思想与影响
文学理念: 坚持“人道主义”与“立人”思想,主张通过文学唤醒民众。 人格魅力
国际影响: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,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现代文学。
五、家庭与身后事
婚姻:妻子为萧珊,共同经营文学事业。
纪念:2005年10月17日安葬于上海,遗体被撒入长江。
以上资料综合自权威文献及百科平台,涵盖其生平和创作全貌。